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科索沃vs瑞典比赛结果-科索沃vs匈牙利篮球

tamoadmin 2024-10-04 人已围观

简介1.科索沃之战2.问南斯拉夫战争全过程3.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啥关系?为啥塞尔维亚能左右科索沃的政府4.北约攻打南斯拉夫的原因5.科索沃独立事件科索沃之战科索沃之战:穆拉德一世被刺杀前因穆拉德一世征服巴尔干诸国:1371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在马里查河畔打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匈牙利联军,进占马其顿,迫使保加利亚、拜占庭等国称臣纳贡。1389年,奥斯曼帝国与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地区爆发大规

1.科索沃之战

2.问南斯拉夫战争全过程

3.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啥关系?为啥塞尔维亚能左右科索沃的政府

4.北约攻打南斯拉夫的原因

5.科索沃独立事件

科索沃之战

科索沃vs瑞典比赛结果-科索沃vs匈牙利篮球

科索沃之战:穆拉德一世被刺杀

前因

穆拉德一世征服巴尔干诸国:1371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在马里查河畔打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匈牙利联军,进占马其顿,迫使保加利亚、拜占庭等国称臣纳贡。

1389年,奥斯曼帝国与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地区爆发大规模会战。战役中,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被塞尔维亚骑士米洛斯刺杀,但塞尔维亚一边因为叛军的出卖而最终战败。

自1371年马里查河一战,塞尔维亚被打败后,塞尔维亚已经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属国。既然已经称臣纳贡了,为什么双方还会大动干戈,甚至双方君主都在这场战争中呢?

事情得从两年前说起:

当时,穆拉德一世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把巴尔干诸国打败,于是就调转方向,集中兵力对付东方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各个公国。在吞并了几个小国之后,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公国——卡拉曼尼亚。

穆拉德一世不是很有把握取胜,于是就集结了一支由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本国的奥斯曼人组成的大军,在儿子巴耶济德的统领下出征卡拉曼尼亚。

双方在科尼亚附近的一处大平原上交战,战争的结果有些匪夷所思,双方都说自己打胜了,但穆拉德一世什么战利品也没拿到,科尼亚城也没攻下。双方以吻手言和结束(卡拉曼尼亚的君主亲吻了穆拉德一世的手背)。

为了不和小亚细亚的各国结怨,穆拉德一世还吩咐军队不要劫掠或滥用暴力。这个规定惹恼了塞尔维亚士兵,因为他们没捞到什么好处,就指望着在战争期间掠夺点战利品作为补偿呢!于是,一些塞尔维亚士兵破坏了规定,穆拉德下令当场处了他们。剩下的塞尔维亚士兵怀着对穆拉德一世的愤恨回到了塞尔维亚,他们在拉扎尔大公面前煽动,企图反抗奥斯曼人。

从塞尔维亚的角度来看,自从奥斯曼帝国夺下军事重镇尼什后,塞尔维亚已经岌岌可危。于是,为了摆脱危局,拉扎尔大公决定利用这次士兵的仇恨反抗奥斯曼。在波斯尼亚大公的支持下,他组建了一支联军,而且初战就取得了大胜。拉扎尔因此威望大增,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纷纷加入联军,组成了巴尔干联盟。

穆拉德一世并没有因此而自乱阵脚,他知道巴尔干诸国的联盟是纸糊的,一旦形势不利,它们就会各自奔逃。穆拉德一世没有着急调转主力,而是先把卡拉曼尼亚又“打败”一次,占领安卡拉城之后才把主力凋往巴尔干。

1389年6月,拉扎尔率联军与穆拉德一世在科索沃平原相遇。联军的人数可能超过10万,奥斯曼军有六七万。双方都以左中右三军的形势布阵,拉扎尔和穆拉德一世都坐镇中军,奥斯曼军的左右翼由两个儿子雅库布和巴耶济德各自带领。

交战初期,联军占优势,但待身穿重盔的联军骑士体力损耗严重后双方陷入僵持。这时,穆拉德一世派出一支骑兵绕到了联军的后方,杀了许多后方步兵。联军左翼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来援助后方,结果造成剩下的左翼军力量不足,引发骚乱,奥斯曼军一下子占据优势。

联军右翼的统帅是拉扎尔的女婿布朗克维奇公爵,他见联军即将战败,于是率领1万多右翼士兵逃跑(也有人说他是为了保存实力争夺大公之位)。联军见状后打乱,各自奔逃,奥斯曼军取得大胜。

不过在战争中还发生了一件特别传奇的事,那就是拉扎尔的另一个女婿米洛斯带领十几个骑士冲进了奥斯曼中军的大营。米洛斯声称有重要机密告诉穆拉德一世,所以他得到机会可以走到穆拉德一世的近前。米洛斯跪在地上,假装行礼臣服,然后猛然掏出带毒的匕首刺向穆拉德一世。

穆拉德胸部被刺两刀,据说刀刃甚至透到了背后。之后米洛斯试图逃跑,愤怒的奥斯曼士兵纷纷冲向米洛斯。尽管米洛斯武艺精湛,杀出重围三次上马,但还是被潮水般的士兵拽下,然后剁成了肉泥。

被刺的穆拉德一世并没有立刻去,而是下了两条命令:一是让后备军上阵,二是要把拉扎尔抓来砍头。联军随后战败,拉扎尔是否被抓来当面砍头不知道,但确实被处了,穆拉德一世也伤重加上中毒而。穆拉德一世后,儿子巴耶济德在军中继位,带领奥斯曼军队继续作战。

后果

巴耶济德一世入侵匈牙利:1395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一世率军入侵匈牙利。

结论:科索沃一战,塞尔维亚损失惨重,之后便彻底臣服奥斯曼帝国。巴耶济德则带领奥斯曼军队继续征服巴尔干诸国。

问南斯拉夫战争全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的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在战后,经由一支民族解放军的领导者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带领下成功独立。成立了这个后来称其拥有“七国国境、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两套文字、一个国家”的多样性国家。 战后的世界主要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和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势力国家两大集团对立而开始冷战。南斯拉夫因为铁托是共产主义者所以属于东侧的阵营,但是和波兰、匈牙利或是罗马尼亚等东欧诸国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并非成为苏联的附庸国或是卫星国家,而是发展成为具有独自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1980年铁托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去,苏联国内也在戈尔巴乔夫的指导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罗马尼亚尼古拉·齐也在巨变和中被处,南斯拉夫社会体制也因此由社会主义成为了资本主义,组成南斯拉夫的各国已经开此酝酿脱离南斯拉夫这个架构。此时,前南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 二次大战以后,铁托领导的南共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承认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自主权。应该说,铁托时代的铁腕政策和铁托本人的崇高威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维持了南斯拉夫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关系的相对缓和。但另一方面,铁托和南共(后改名为南共联盟)在民族理论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起初过早地认为国内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后来当矛盾逐步凸现时却又简单化地采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或高压政策来处理。对占国内人口比重最大的塞尔维亚族实行长期箝制、多方制约的政策,势必伤害其民族感情及对党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导致民族关系的紧张。南共联盟的这些政策失误,事实上多少也为日后南斯拉夫的、国家解体埋下了伏笔。 1991年6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国家的斯洛文尼亚经由10天的陆战达成独立(史称十日战争)、接下来马其顿宣布独立、和塞尔维亚长期不睦的克罗地亚也在激战后宣布独立。最后1992年波黑也宣布独立,但是波黑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又意图要自波黑独立而又不断引起战火。此外塞尔维亚国内的科索沃自治州也意图独立最后和塞尔维亚引发科索沃战争。 因为本身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引发的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但是经由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战火最后慢慢平息。

编辑本段南斯拉夫内战战争列表

斯洛文尼亚战争(1991年) 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 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 科索沃战争(1999年) 马其顿纷争(2001年)

斯洛文尼亚部分

主条目:十日战争 (斯洛文尼亚)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维尼亚并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撤出斯洛文尼亚的领土,斯洛文尼亚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史称十日战争或独立战争。

克罗地亚部分

克罗地亚的独立战争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次克罗地亚战争: 1991年6月,克罗地亚随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同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米洛舍维奇派志愿军到克罗地亚境内援助塞尔维亚族人。战斗主要集中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扩散至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地区。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 第二次克罗地亚战争: 克罗地亚在1991年后重组军队。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尔维亚。结果塞军惨败,此战役较前者血腥。

波斯尼亚部分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伊斯兰人开火。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最后塞军投降。

科索沃部分

“科索沃战争”或“科索沃冲突”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描述两场接续的并且有时相当类似的武装冲突。(在内战后随即发生的国际冲突)这些冲突是:1996年—1999年: 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安全武力和科索沃分裂武装“解放军”(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的战争。 1999年: 南斯拉夫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的战争。从3月24日至6月10日,当北约攻击南斯拉夫目标时,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持续与南斯拉夫武力战斗,在这段期间,西方宣传战乱造成了科索沃人口的大灭绝,但这一说法未经联合国的认定。 南斯拉夫联盟在1991年明显分裂为支持和反对米洛舍维奇两派,联邦的分崩离析在所难免。3月16日米洛舍维奇在电视上宣布南联盟结束。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随后分别宣布独立。 米洛舍维奇当时的政策是“全体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即在那些独立的国家中塞族人要有权。这一政策导致民族混居的地区产生冲突,被反对者批评为“大塞尔维亚主义”。他的肖像在塞尔维亚被到处悬挂,一时间成为继铁托之后受人民拥戴的英雄领袖。 在米洛舍维奇和南斯拉夫人民军的支持下,克罗地亚和波黑的塞族人通过武力手段要求建立塞族自治区,引发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和波黑战争(1992年——1995年)。战争造成塞尔维亚的经济衰退,再加上北约派出维持和平部队阻止了塞族人的部分种族屠杀,塞族人的自治目的未能达成。在战争中,关于各方对平民进行种族清洗式大屠杀的指控层出不穷。1995年在波黑发生的斯雷布雷尼察屠杀,有人怀疑是米洛什维奇控制下的塞尔维亚特种部队所为,米洛什维奇后来因此被控犯有种族屠杀罪。 1997年7月,米洛舍维奇因任期到期,无法连任塞尔维亚总统,退而求其次竞选只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并当选。同年科索沃自治省的分裂主义势力在外部势力支持成立下叛军“科索沃解放军”。他们袭击塞尔维亚和南联盟的保安部队,并塞族官员和他们认定的与塞尔维亚合作的阿尔巴尼亚族和塞族人。塞尔维亚部队和科索沃解放军的冲突截至1998年造成数百人的亡和上万阿族平民的流离失所。 1999年2月6日,在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在朗布依埃森林协议上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 78天的大规模空袭,没有能直接制止冲突双方的暴行,还造成了500多名平民伤亡。在北约空袭的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米洛舍维奇无奈妥协,接受朗布依埃森林协议基本内容,同意从科索沃撤军,由联合国接管科索沃,允许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 至此,西方肢解南斯拉夫的意图终于得以实现,南斯拉夫从世界版图中消失,其中的启示作用将长期给人以警醒。

编辑本段富含多样性的国家

八个政治实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伏伊伏丁那、科索沃) 七国国境──(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 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 五个民族──(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 四种语言──(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马其顿语) 三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两套文字──(拉丁文、西里尔文) 一个国家 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其实在语言学上是同种语言,比方日本关东和关西的用语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塞尔维亚语使用的是西里尔文,克罗地亚语用的是拉丁文字。部分的用语只有微妙的差异,比方像是塞尔维亚语的河流念成“reka(音近雷-卡)”,克罗地亚语中则称为“rjeka(音近:列-卡)”,但是也有像是足球在塞尔维亚语中称为“futbal”,克罗地亚语中称为“nogomet”这样完全不同的用字在。

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啥关系?为啥塞尔维亚能左右科索沃的政府

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一个自治省。当地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武装与政府军1998年爆发冲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介入,轰炸南联盟。

为结束科索沃战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99年6月通过第1244号决议,南联盟军警部队撤离科索沃地区,联合国接管科索沃,由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提供安全保障。科索沃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获得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承认。而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扩展资料: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关系一直以来也是敌对关系,互相敌视了20多年。在俄罗斯的大力支持下,塞尔维亚拒绝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北约国家也视塞尔维亚为异类,把塞尔维亚视为俄罗斯安插在欧洲的匕首和尖刀。一度,塞尔维亚也成为了俄罗斯最铁杆的盟国。

科索沃议会还通过法案,决定把“安全部队”升级为“正规军”,使命也将转为“国家防卫”。塞尔维亚方面强烈反对科索沃“建军”,谴责这一举动破坏地区稳定。

北约攻打南斯拉夫的原因

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

自治权被废除后,科索沃面临着国家组织的压迫:自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

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进入校舍,强迫学生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人在贝尔格莱德发动一场针对成立于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约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

1999年1月,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3月23日,《朗布依埃协定》打破,南斯拉夫排斥外部维和部队,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

扩展资料:

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目标于1999年4月12日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的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确立:

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立刻终止米洛舍维奇政府的活动。所有军队、警察和准军事部队从科索沃撤出。 向科索沃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

无条件撤走所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建立基于《朗布依埃协定》,符合《国际法》中《联合国宪章》的科索沃政治框架协议。

百度百科-北约攻打南斯拉夫

科索沃独立事件

独立后果 树立危险的先例 本报综合报道 科索沃虽然是个弹丸大小的地区,但牵一发动全身,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是否可以分割、是否可由联合国作一裁决等等重大原则。如果贸然造成先例,不止是立即对周边国家的稳定造成影响,存在了350年的“主权不容干预”的国际共识也就遭到重大挑战。 科索沃问题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谁都无法预测将会对世界各国产生怎样的影响。科索沃宣布独立,就意味着打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有可能在其他国家引发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现在世界上多数主权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各个民族纷纷效仿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寻求独立,世界将会分裂成几千个民族独立国家。 刺激他国分离运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多个民族和联邦共和国组成。一旦科索沃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独立,很可能成为西方国家今后干预和支持俄境内的重要依据,从而对俄主权独立和国家统一构成极大隐患。这也是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与美国和欧盟针锋相对的深层次原因。 在欧洲范围内,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其他国家:西班牙有巴斯克分离主义运动,罗马尼亚境内的匈牙利族也在闹独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族也不安分,塞浦路斯有一个棘手的北塞浦路斯共和国问题。科索沃的独立,给这些分离主义者树立了榜样,肯定会给这些分离运动新的动力,这也是科索沃独立的最大危险。 科索沃档案 何为单方面独立? 科索沃阿族单方面宣布的独立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科索沃独立后会得到美国、欧盟多数国家的承认,但由于俄罗斯的抵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加入联合国。另一方面,科索沃的独立是“被监督的独立”,科索沃独立后会继续受到“国际力量”的监督与管理,并不是一个“主权真正独立的国家”。 民族国家独立是个国际法问题,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在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决议的基础上获得独立地位,这类独立被称为合法独立。目前的情况下,科索沃基本不太可能依国际法途径取得合法独立地位。 首先,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规定,科索沃应属于塞尔维亚。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已经多次表态拒绝科索沃独立,因此安理会不可能在现阶段通过与1244号决议背道而驰的新决议。 其次,科索沃独立在国际法上无先例可循。一个自治省要求联合国通过决议的方式脱离母国而独立至今并无先例。联合国宪章规定有权,但仅适用于受殖民统治的地区或受外来政权统治的民族,非受殖民统治和外来政权统治的民族单方以公投方式宣布独立是非法的。科索沃自古以来就隶属于塞尔维亚,并不存在外来的殖民政权。 (本报综合报道) 科索沃地位问题 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多为塞尔维亚族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科索沃阿族人一直谋求实现科索沃独立。 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第1244号决议。根据这一决议,科索沃由联合国特派团进行管理,北约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 2007年3月,联合国特使阿赫蒂萨里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科索沃在国际监督下实现独立的建议,但由于俄罗斯反对,此建议未能经安理会表决。随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授权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三方启动新一轮会谈。 在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三方特使的主持下,从2007年8月起,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就科索沃最终地位进行了多轮谈判,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谈判最终宣告失败。 今年2月14日,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讨论科索沃局势,但仍未能打破僵局。 (据新华社)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拉开美俄长期抗衡序幕 像旁观者一样,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希望科索沃独立能够在成为既成事实后自行消化其负面影响,但问题是,这一涉及到塞尔维亚领土完整、地缘政治安全的事件,不可能自愈,其产生的冲击波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 对于科索沃,塞尔维亚也已表示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尽管不大可能会采取武力手段,但采取的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也势必会影响到科索沃的稳定与发展。 而在科索沃内部,塞族的抗议也是此起彼伏。当地的一位诗人如此写道,另一场科索沃战争正在等待着塞尔维亚人,只是这次不再用刀剑,而是用蜡烛、歌声和祈祷。而另外一些人则相信,科索沃永远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在反对科索沃独立的表态中,特别暗示,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如果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莫斯科将为两个未被承认的自治共和国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提供担保,而这对于亲美的格鲁吉亚无疑是一种威慑。 科索沃独立对于俄罗斯,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从集体安全的角度看,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力挺,有着重要的地区战略利益考虑。如今,面临着美国“反导计划”和北约东扩的双重压力,俄罗斯急需重建集体安全体系,而与塞尔维亚的盟友关系也就此成为了制衡北约东扩的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索沃问题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契机,将塞尔维亚从西方阵营推向了俄罗斯一边,而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仗义”支持,还会吸引一些国家向莫斯科靠拢,并会潜移默化地分化西方阵营。 事实上,如西方媒体所坦言的那样,英国等国的如意算盘未必会如愿以偿。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如果不能处理得当,将会影响到他在世界范围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今,由于各自立场不同,在欧盟内部,围绕着科索沃独立,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而俄欧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美国的热心也未必会有好报。就美国的外交重心而言,无论是伊朗核问题、伊拉克重建还是巴以和平,抑或是能源安全利益,都集中在中东、西亚、外高加索及巴尔干地区。这一大片地区的重建和平及繁荣前景之间,也都存在相互关联的问题。 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美俄对峙。在过去一年中,反导计划已使得美俄关系倍加紧张,而俄英关系在布朗上台后也几经风波,在世界形势面临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及一些全球问题考验之际,这种冲突的加剧,无疑为本已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更多不稳定因素。而美俄两国,也很有可能再次拉开长期抗衡的序幕……

文章标签: # 科索沃 # 塞尔维亚 #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