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莫兰特个人资料简介_莫兰特近照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智利毛简介2.会宗简介3.天听简介4.温留简介5.辄筋简介,有什么功效?6.巨缺简介7.角孙简介8.中枢简介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瘈脉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瘈脉穴的定位 9 瘈脉穴的取法 10 瘈脉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

1.智利毛简介

2.会宗简介

3.天听简介

4.温留简介

5.辄筋简介,有什么功效?

6.巨缺简介

7.角孙简介

8.中枢简介

莫兰特个人资料简介_莫兰特近照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瘈脉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瘈脉穴的定位 9 瘈脉穴的取法 10 瘈脉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瘈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瘈脉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瘈脉穴的配伍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瘈脉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瘈脉 1 拼音

chì mài

2 英文参考

Chìmài TE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chìmà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瘈脉 汉语拼音 Chimai 罗马拼音 Chimai 美国英译名 Crazy Vessel 各

号 中国 TE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8 富耶氏 德国 3E18 英国 T18 美国 TB18

瘈脉为经穴名(Chìmài TE18)[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资脉(《针灸甲乙经》),索脉(《医学纲目》),体脉(《经穴汇解》)。属手少阳三焦经[1]。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1]。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4 瘈脉穴的别名

资脉(《针灸甲乙经》),索脉(《医学纲目》),体脉(《经穴汇解》)。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瘈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许。

6 穴名解

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1]。

瘈,瘛疭。脉,指筋脉及耳后的青脉。穴当耳后青筋络脉处。《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俗称抽风。按瘈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瘈脉穴。《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2]

7 所属部位

耳[3]

8 瘈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瘈脉穴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4]。

瘈脉穴位于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侧伏取穴[1]。

瘈脉穴位于颞骨乳突中央,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中、下1/3交点处[5]。

瘈脉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9 瘈脉穴的取法

瘈脉穴位于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侧伏取穴[1]。

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

正坐或侧伏,当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翳风(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翳风穴)和角孙(在头部,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角孙穴)做耳轮连线,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即是瘈脉穴[7]。

10 瘈脉穴穴位解剖

瘈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皮下组织后,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穿皮下筋膜,该处无深筋膜,所以直入耳后肌,该肌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肌支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5]。

11 瘈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瘈脉穴有通窍止痛,清热解惊作用[1]。

瘈脉穴具有熄风解痉,活络通窍的功效。

瘈脉穴主治小儿癫痫,有清热散风之功。《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小儿患惊痫时,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2]

12 瘈脉穴主治病证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及呕吐泻痢等[1]。

瘈脉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8]。

瘈脉穴主治耳聋,耳鸣,目视不明,头痛;小儿惊痫,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6]。

瘈脉穴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痫,瘈疭等[5]。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视物不清。

消化系统疾病:呕吐泄泻。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痫,惊恐,瘈疭。

其他疾病:头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般沿皮刺0.3~0.5寸[1][5]。

平刺0.3~0.5寸[9][8],局部有酸胀感[9]。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8][1]。

13.2 灸法

可灸[1][9]。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或用灯草灸。

14 瘈脉穴的配伍

瘈脉穴配完谷、率谷、外关治偏头痛[1]。

瘈脉穴配完骨治头风、耳后痛[1]。

瘈脉穴配长强或神道、颅息治小儿惊痫[1]。

瘈脉配听会、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6]。

瘈脉配合谷、太冲,治小儿惊痫[6]。

瘈脉配头维、风池,治偏头痛[6]。

瘈脉配听会、耳门,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瘈脉配头维、印堂,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瘈脉配长强、大椎、太冲,有熄风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15 特效 ***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贴于耳后根处,顺时针方向 *** 瘈脉穴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治头痛、耳呜、耳聋等症[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儿痫痉,呕吐,泄注,惊恐,失精,瞻视不明,眵?,瘈脉及长强主之。

《针灸甲乙经》:小儿惊痫,瘈脉、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泄痢无时。

《针灸资生经》:头风耳后痛,瘈脉、完骨。

《类经图翼》:主治头风耳鸣。

《针灸大成》: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瘛疭,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目睛不明。

17 瘈脉穴研究进展

智利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腰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腰户穴的定位 9 腰户穴的取法 10 腰户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腰户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腰户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腰户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腰户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腰户 1 拼音

yāo hù

2 英文参考

Yāoshū GV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腰户为经穴别名,即腰俞[1]。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 腰俞 汉语拼音 Yaoshu 罗马拼音 Yaoshu 美国英译名 Lumbar Locus 各

号 中国 GV2 日本 2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 富耶氏 德国 LG2 英国 Gv2 美国 Go2

腰俞为经穴名(Yāoshū GV2[1],DU2[2])?。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别名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生经》),腰注(《圣济总录》),背鲜(《针灸学》(南京))。属督脉[1]。腰即腰部,俞即输注,此穴在腰部,是经气输注之处,故名腰俞[1]。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尿血,泄泻,便血,痔疾,癫痫,痔疾,麻木不仁,腹痛,腹泻,痢疾,痔疮,脱肛,便秘,带下,经闭,遗精,淋浊,腰脊痛,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淋病等。

4 腰俞穴的别名

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生经》),腰注(《圣济总录》),背鲜(《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

6 穴名解

腰即腰部,俞即输注,此穴在腰部,是经气输注之处,故名腰俞[1]。

胁之下、胯之上为腰,居身之中。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变。输者,通达传送也。穴在脊椎第21椎节下间腰眼处,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经气注输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本穴乃其外线循行之初步。由长强上行越过尾闾,透出荐骨之下,由此而上乃腰之分野,此处为腰之输气处,为全腰之俞。试将腰部扭转,本穴如户下枢轴(腰背督脉诸穴,皆具枢动能力,本穴居下代表全部),以功能而论,本穴能疏解腰部郁滞之气,故名腰俞。[3]

7 所属部位

骶骨[4]

8 腰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俞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5]。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取穴[1]。

腰俞穴位于骶部,第四骶椎下,当骶管裂孔中[6]。

腰俞穴在督脉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肌肉)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骨骼)

9 腰户穴的取法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取穴[1]。

俯卧或侧卧,正当骶管裂孔中取穴。

俯卧或侧卧位,先按取尾骨上方的骶角,在与两骶角下缘平齐的后正中线上取穴[7]。

10 腰户穴穴位解剖

腰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有骶中动、静脉分支。浅层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1]。

皮肤→皮下组织→骶骨[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骶正中动脉后支和臀下动脉分布[8]。

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6]。

11 腰户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俞穴有强腰脊、理下焦等作用[1]。

腰俞穴具有调经清热、散寒除湿的功效。

腰俞穴为腰的输气之所,主治腰髋疼痛、腰脊背不得回转等腰疾,有调肾气、强腰脊、明耳目之功。凡腰疾之转运不利者,可以取此穴。他如沉滞委楚之症,则非所宜,当求其罹病之本也。[3]

腰俞穴又与肾经沟通,腰部有疾,求之于肾,故俗称内肾为腰子,因之此穴又名腰户。养生家盘膝运腰时,以本穴为全腰柢础,左右前后反复盘旋,可使两肾生热,添命门之火。[3]

12 腰户穴主治病证

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尿血,泄泻,便血,痔疾,癫痫,痔疾,麻木不仁,腹痛,腹泻,痢疾,痔疮,脱肛,便秘,带下,经闭,遗精,淋浊,腰脊痛,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淋病等。

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泄泻、便血、痔疾及癫痫等[1]。

腰俞穴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癫痫[8]。

腰俞穴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麻木不仁;癫痫;腹痛,腹泻,痢疾,便血,痔疮,脱肛,便秘;月经不调,带下,经闭,遗精;淋浊,遗尿[7]。

腰俞穴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6]。

治腰脊疼痛,脱肛,便秘,尿血,月经不调,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痔疮,淋病。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1][6][8]。

斜刺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腰骶部[7]。

13.2 灸法

可灸[1][7][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6]。

14 腰户穴的配伍

腰俞穴配长强治腹泻不止[1]。

腰俞穴配次髎、中极、关元治盆腔炎[1]。

腰俞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腰俞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腰俞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腰俞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腰俞配百会、大肠俞、承山,治脱肛[7]。

腰俞配大椎、身柱、神门,治癫痫[7]。

腰俞配环跳,治冷风冷痹[7]。

腰俞配委中、涌泉、小肠俞、膀胱俞,治腰脊强痛[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乳子下赤白,腰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髋疼,腰脊强不得回转,温疟痎疟。

《针灸大成》:主腰胯腰脊痛,不得俯仰,温疟汗不出,足痹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赤。

《针灸聚英》: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16 腰户穴研究进展

会宗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身柱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智利毛穴的定位 9 智利毛穴的取法 10 智利毛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智利毛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智利毛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智利毛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智利毛穴研究进展 16.1 镇痛作用 16.2 对脑电图的影响 16.3 治疗疟疾 16.4 治疗毛囊炎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智利毛 1 拼音

zhì lì máo

2 英文参考

Shēnzhù G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智利毛为经穴别名,即知利气[1](见《经穴汇解》),是身柱的别名[2]。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 身柱 汉语拼音 Shenzhu 罗马拼音 Shenchu 美国英译名 Pillar of Body 各

号 中国 G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1 富耶氏 IVG11 德国 LG11 英国 Gv12 美国 Go12

身柱为经穴名(Shēnzhù GV12,DU12)[3]。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3]。身即身体,柱即支柱,此穴在第三胸椎下,上连头项,下通背腰,如一身之支柱,故名身柱[3]。身柱穴主要用于胸肺、外感及心神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感冒,身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衰弱,癔病,胸脊强痛,脊背强痛,胸中热,瘛疭,中风不语,腰脊强痛,疔疮发背,身热,疔疮,癔病,喘息,小儿风痫等。身柱穴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

4 身柱穴的别名

智利毛(《针灸学》南京)),知利气(《针灸学》南京)),知利介(《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身柱,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6 穴名解

身即身体,柱即支柱,此穴在第三胸椎下,上连头项,下通背腰,如一身之支柱,故名身柱[3]。

身,《说文》:“身,躬也。”柱,指支持之楹柱。穴处为全身支柱之意。穴位上接巅顶,下通背腰,平齐两肩,两胛骨之间,如肩胛荷重的撑柱,居冲要之地,而有梁柱之用也,故名身柱。[4]

7 所属部位

胸椎[5]

8 智利毛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身柱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6]。

身柱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3]。

身柱穴位于背部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7]。

身柱穴在督脉的位置

身柱穴在胸椎的位置

身柱穴在胸椎的位置

身柱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身柱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9 智利毛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身柱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3]。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于后正中线与两肩胛冈高点连线之交点处,当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8]。

10 智利毛穴穴位解剖

身柱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三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3]。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9]。

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三肋间动脉后支[7]。

11 智利毛穴的功效与作用

身柱穴有宣肺泻热、清心宁神作用[3]。

身柱穴具有宣肺清热、宁神镇咳的功效。

身柱穴内应肺脏,位于两肺俞之间,故可宣肺降逆、止咳平喘而治疗咳喘[10]。《玉龙歌》:“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

肺主皮毛,故身柱穴是临床治疗疔疮发背的主穴[10]。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而身柱穴可治疗神志病[10]。

督脉为“阳脉之海”,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因而身柱穴又可以通调阳气、宣散解表,用于身热头痛等[10]。

身柱穴有扶正祛邪、镇静安神之功。本穴所治,因脑力不足而眩晕,因中气不足而喘息,因心神衰弱而癫痫,因大气下陷而脱肛,均属正气先虚,则督阳之气升举无力,以致产生腰脊肩背诸痛。宜取本穴以兴奋之,使督气得充,正立直行,功同柢柱,诸症可愈矣。其能治风者,何也?本穴旁傍风门,与人体内热生风有关。故所治多属摇摆眩晕火极而生之风。若以治外侵之风,及湿滞作痛之疾,非其所宜。[4]

12 智利毛穴主治病证

身柱穴主要用于胸肺、外感及心神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感冒,身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衰弱,癔病,胸脊强痛,脊背强痛,胸中热,瘛疭,中风不语,腰脊强痛,疔疮发背,身热,疔疮,癔病,喘息,小儿风痫等。身柱穴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

身柱穴主要用于胸肺、外感及心神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百日咳、感冒、身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衰弱、癔病及胸脊强痛[3]。

身柱穴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脊背强痛[11]。

身柱穴主治咳嗽,气喘,胸中热;惊厥,癫狂,痫证,瘛疭,中风不语;腰脊强痛,身热头痛;疔疮发背[8]。

身柱穴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3]。

身柱穴主治身热,咳嗽,气喘,惊厥,癫痫,脊背强痛,疔疮;以及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癔病等[7]。

腰脊强痛,喘息,身热,癫狂,小儿风痫,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3][11][7]。

斜刺0.5~1寸,针刺时有酸胀感,向下或向两肩、两上肢扩散,甚至向全身发散[8]。

注意:身柱穴不宜深刺,以防损伤脊髓[8]。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2]。

13.2 灸法

可灸[3][11]。

可灸或药物天灸[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7]。

14 智利毛穴的配伍

身柱穴配大椎、肺俞治慢性支气管炎[3]。

身柱穴配大椎、风门治百日咳[3]。

身柱穴配关元、足三里(灸)治佝偻病[3]。

身柱配陶道、肺俞、膏肓俞,有补阳育阴的作用,主治虚损五劳七伤。

身柱配本神,有行气疏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身柱配本神,有行气疏风的作用治癫疾[8]。

身柱配大椎、腰奇,治癫痫[8]。

身柱配大椎、肺俞、风门,治咳嗽[8]。

身柱配神门、行间,治癫狂,痫证[8]。

身柱配中渚、水沟,治腰脊强痛[8]。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针灸甲乙经》:身热狂走,谵语见鬼,瘛疭,身柱主之。癫疾,怒欲,身柱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癫疾瘛疭,怒欲,身热狂走,谵言见鬼。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癫病狂走,瘛疭,怒欲,身热,妄言见鬼,小儿惊痫。

16 智利毛穴研究进展 16.1 镇痛作用

有研究艾灸大鼠的“身柱”,能提高大鼠的甩尾阈,艾灸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切除双侧肾上腺后,重复上述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这说明艾灸“身柱”能提高大鼠甩尾阈,切除肾上腺后这种作用消失,从而推测艾灸的效应(提高大鼠甩尾阈)与肾上腺的作用有密切关系。[10]

灸身柱穴后,能延长因疼痛而引起甩尾的时间。灸前平均为6.2秒,灸半小时内平均7.5秒。

16.2 对脑电图的影响

有研究艾灸百会、身柱后约24 s开始,α波出现显著增强的波幅,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后期变慢,对照组施灸(合谷)时,α波增强很少。[10]

现代研究报道,灸治有失眠症状的精神病患者的身柱、百会24秒后,脑电图显示a波出现显著增强,波幅增高,持续时间长,δ波略有减少。[4]

16.3 治疗疟疾

取身柱穴,在疟疾发作前1.5小时左右点刺出备。

16.4 治疗毛囊炎

天听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会宗穴的定位 9 会宗穴的取法 10 会宗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会宗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会宗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会宗穴的配伍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会宗 1 拼音

huì zōng

2 英文参考

Huìzōng TE7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ìz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会宗 汉语拼音 Huizong 罗马拼音 Huitsung 美国英译名 Metting Ancestors 各

号 中国 TE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TR6 富耶氏 德国 3E7 英国 T7 美国 TB7

会宗为经穴名(Huìzōng TE7)[1][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1][2]。会宗是手少阳三焦经的郄穴[1][2][3]。会即会合,宗即集聚,此穴为本经的郄穴,是经气会聚之处,故名会宗[2]。会宗穴主要用于耳部及精神疾患等:如耳聋,耳鸣,上肢肌肤痛,癫痫,上肢痹痛,气滞喘满,肘臂疼痛,现代多用会宗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腮腺炎,前臂神经痛,臂痛,耳聋耳鸣,上肢肌肤痛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会宗二穴,手少阳郄,在腕后三寸空中。

5 穴名解

会即会合,宗即集聚,此穴为本经的郄穴,是经气会聚之处,故名会宗[2]。

会,聚会,会合。宗,尊崇、聚会之义,《广雅·释诂》:“宗,聚也。”流派之本源为宗,凡事物之系统,必先有宗主,而后有支别。本经居三阳之中间,而本穴挨次之穴为三阳络(即三阳经之络脉,相互沟通),犹系统之支别也。本穴居三阳络之前,联系三阳,绾罗诸脉,犹会别支而宗主之也,故名会宗。此穴在支沟穴的尺侧旁1寸之陷凹中,为手少阳三焦脉气深集、聚会之处,故名会宗。[4]

6 特异性

会宗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郄穴。

7 所属部位

前臂[5]

8 会宗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会宗穴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3]。

会宗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的桡侧缘[2]。伏掌取穴[2]。

会宗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之桡侧缘;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1]。

会宗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会宗穴在前臂的位置

会宗穴在前臂的位置

会宗穴在前臂的位置(肌肉)

会宗穴在前臂的位置(骨骼)

9 会宗穴的取法

伸臂俯掌,于腕上3寸支沟穴尺侧,当尺骨的桡侧缘取穴。

会宗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的桡侧缘[2]。伏掌取穴[2]。

于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伸臂俯掌取穴[6]。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横指,拇指侧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会宗穴[7]。

10 会宗穴穴位解剖

会宗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尺侧伸腕肌、示指伸肌、前臂肌间膜。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分布著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血管。其深层有前臂骨间后动、静脉的分支,以及前臂骨间后神经的分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伸肌→食指伸肌→前臂骨间膜[2]。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伸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骨闻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分布[8]。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通过[1]。

11 会宗穴的功效与作用

会宗穴具有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经络的功效。

会宗穴有通经活络、清三焦邪热的作用[2]。

会宗穴为手少阳之郄穴,有疏经活络作用,主治耳聋,耳痛,痫证,臂痛。禁针,宜灸[4]。

12 会宗穴主治病证

会宗穴主要用于耳部及精神疾患等:如耳聋,耳鸣,上肢肌肤痛,癫痫,上肢痹痛,气滞喘满,肘臂疼痛,现代多用会宗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腮腺炎,前臂神经痛,臂痛,耳聋耳鸣,上肢肌肤痛等。

会宗穴主要用于耳部及精神疾患等:如耳聋、耳鸣、癫痫及上肢肌肤痛等[2]。

会宗穴主治耳聋、癫痫、上肢痹痛[8]。

会宗穴主治癫痫;耳聋,耳鸣;气滞喘满;上肢痹痛,肘臂疼痛[6]。

现代多用会宗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腮腺炎、前臂神经痛等[2]。

会宗穴主治耳聋,癫痫,臂痛等[1]。

头面五官疾病:耳聋耳鸣。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

其他疾病:气滞喘满,上肢肌肤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5~1寸[6][8][1][2],局部有酸胀感[6]。

13.2 灸法

可灸[2][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会宗穴的配伍

会宗穴配外关治耳聋[2]。

会宗穴配百会、大椎、巨阙治小儿癫痫[2]。

会宗穴配曲池、手五里、秉风治肘臂痛[2]。

会宗配翳风、耳门、听官、听会、中渚,治耳聋、耳鸣[6]。

会宗配百会、大椎、巨阙,治小儿癫痫[6]。

会宗配臂臑、曲池,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肢痹痛。

会宗配听会、翳风,有清三焦火,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会宗配大椎、百会,有熄风定痫的作用,主治小儿癫痫。

15 特效 ***

常用食指指腹揉按会宗穴,有温通经脉的功效,可预防听力和视力减退[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聋,翳风及会宗下空主之。

《外台秘要》:主肌肉痛,耳聋,羊痫。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肌肤痛,耳聋,风痫。

温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经穴别名·天听 2.1 天牖穴的别名 2.2 出处 2.3 穴名解 2.4 所属部位 2.5 天牖穴的定位 2.6 天牖穴的取法 2.7 天牖穴穴位解剖 2.7.1 层次解剖 2.7.2 穴区神经、血管 2.8 天牖穴的功效与作用 2.9 天牖穴主治病证 2.10 刺灸法 2.10.1 刺法 2.10.2 灸法 2.11 天牖穴的配伍 2.12 文献摘要 2.13 研究进展 2.13.1 对脑血管的影响 3 经外奇穴名·天听 3.1 定位 3.2 主治病证 3.3 刺灸法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听 1 拼音

tiān tīng

2 经穴别名·天听

天听为经穴别名,即天牖[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 天牖 汉语拼音 Tianyou 罗马拼音 Tienyu 美国英译名 Celestial Window 各

号 中国 TE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6 富耶氏 TR16 德国 3E16 英国 T16 美国 TB16

天牖为经穴名(Tiānyǒu TE16)[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2]。天即天空,喻上为天,牖即窗户,此穴在颈部上方,功善开窍,犹如门窗,故名天牖[2]。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2.1 天牖穴的别名

天听[1]。

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

2.3 穴名解

天即天空,喻上为天,牖即窗户,此穴在颈部上方,功善开窍,犹如门窗,故名天牖[2]。

上部为天。牖指户,墙上通风采光的洞口,窗开旁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有头窍之意。此穴在颈,其位高,有天之象,位居颈旁,如宫室之旁窗,故喻名天牖,能开通耳目壅塞之气。张志聪注:“牖,窗也,头面之穴窍,如楼阁大牖,所以通气者也。”[1]

2.4 所属部位

颈部[3]

2.5 天牖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牖穴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4]。

天牖穴位于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2]。

天牖穴位于颈部外侧,颞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5]。

另说“完骨下,发际上一寸”(《备急千金要方》);“风池上一寸”(《千金翼方》);“风池下一寸,微外些”(《针灸集成》)?。

天髎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肌肉)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骨骼)

2.6 天牖穴的取法

正坐或俯卧位,与下颌角平齐,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天牖穴位于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2]。

正坐或俯卧位,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平下颌角,天容与天柱之间取穴[6]。

2.7 天牖穴穴位解剖

天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头夹肌、头半棘肌。有耳后动脉及枕小神经。皮肤由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双重分布。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筋膜由脂肪组织和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其结缔组织的纤维形成纤维刺,连于皮肤病与深筋(项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致密的项筋膜,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针由深层的头夹肌,在颈深动、静脉升支的后方,入头半棘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均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2]。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7]。

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颈外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和枕动脉分布[7]。

布有枕小神经和耳后动脉[5]。

2.8 天牖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牖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功效。

天牖穴有清三焦郁热,祛经络湿邪作用[2]。

以文义揆之,天牖穴所治者,当为头面耳目颈项诸症也。有止痛利节、清头明目聪耳之功,主治头风耳聋,目中痛不明诸疾。[1]

2.9 天牖穴主治病证

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等[2]。

天牖穴主治头痛、头晕、目痛、耳聋、瘰疬、项强[7]。

天牖穴主治目痛,目昏,目眩,暴聋,耳鸣,头痛,头晕,头风,面肿,鼻衄,不闻香臭,喉痹;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瘰疬;多梦;疟疾[6]。

天牖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瘰疬等[5]。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

其他疾病: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

2.10 刺灸法 2.10.1 刺法

直刺0.5~1寸[6][7][5][2],局部有酸胀感[6]。

2.10.2 灸法

可灸[2][6]。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2.11 天牖穴的配伍

天牖穴配人中、迎香、合谷治面肿[2]。

天牖穴配听宫、液门治耳聋[2]。

天牖穴配廉泉、合谷、翳风治喉痹[2][6]。

天牖配风池、太冲,治头痛[6]。

天牖配听宫、中渚,治耳聋[6]。

天牖配颈百劳、后溪,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肌痉挛。

天牖配睛明、太冲,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

天牖配听会、四渎,有通络开窍的作用,主治暴聋。

2.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针灸甲乙经》:肩背痛,寒热,瘰疬绕颈,有大气暴聋,气蒙瞀,头目不明,头颔痛,泪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风眩,喉痹,天牖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主乳肿,缺盆中肿。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曲渎,主暴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类经图翼》:天牖穴不宜补,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肿。

2.13 研究进展 2.13.1 对脑血管的影响

用动物做颅顶窗法,在解剖镜下观察电针 *** 对脑血管的舒缩作用,电针 *** “水沟”、“天突”、“天牖”、“足三里”等时,弱 *** 可使脑动脉血管充血(血管扩张20%~50%),强电流 *** 反而使血管发生剧烈收缩(直径减小30%~50%),切断交感神经后不再引起反应[8]。

电针动物“天牖”穴组,可兴奋呼吸,提高血压,扩张脑血管,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2]。

3 经外奇穴名·天听

天听为经外奇穴名[9]。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3.1 定位

经外奇穴天听位于颈后部,枕骨下际项部肌肉隆起外缘的凹陷,与乳突下凹陷连线之中点直下0.5寸处。左右计2穴。[9]

3.2 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天听主治耳聋[9]。

3.3 刺灸法

辄筋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温留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温溜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温溜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温留 1 拼音

wēn liú

2 英文参考

Wēnliú LI7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温留即温溜。见《针灸甲乙经》。[1]

穴位 温溜 汉语拼音 Wenliu 罗马拼音 Wenliu 美国英译名 Warm Stagnant 各

号 中国 LI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GI7 富耶氏 GI7 德国 DI7 英国 Li7 美国 LI7

温溜为经穴名(Wēnliū LI7)[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蛇头、逆注、地头、通注、池头、温留。属手阳明大肠经[2]。温溜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2]。温即温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温通经脉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温溜[2]。主治寒热头痛,头风,眩晕,面肿,面瘫,腮腺炎,口腔炎,唇干,流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腹胀,肠鸣,腹痛,鼻衄,肩臂酸痛,肩背酸痛,颈项强痛,狂言,狂走,癫疾,乳痈,疔疮,劳瘵,气喘等。

4 温留的别名

逆注(《针灸甲乙经》)、蛇头(《针灸甲乙经》)、地头[4]、通注[4]、池头[4]、温留[4]。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温溜,一名逆注,一名蛇头,手阳明郄穴,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6 特异性

温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

7 穴名解

温即温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温通经脉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温溜[2]。

《广韵》:“温,暖也”。溜,通流,水流貌。经脉之气至此穴如温水而溜过,故名温溜。别名蛇头,一名逆注。若握拳视此穴处肌肉(桡侧腕伸肌)隆起如蛇头,头向下,经脉由此而上。[4]

8 所属部位

前臂[5]

9 温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屈肘,温溜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3][6]。

温溜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阳溪穴5寸处(《医学入门》)[7]。

另说温溜“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针灸甲乙经》);“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动脉中”(《太平圣惠方》)[7]。

温溜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侧腕屈肘取穴[2]。

温溜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温溜穴的位置

温溜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穴的位置(肌肉)

温溜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5寸处取穴。

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侧腕屈肘取穴[2]。

侧腕屈肘位,当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中点向下1寸处取穴[8]。

11 穴位解剖

温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有桡动脉肌支,头静脉。分布著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深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还有头静脉经过。针入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2]。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6]。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侧皮神经和头静脉分布,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6]。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7]。

12 温溜穴的功效与作用

温溜有清热理气的作用。

温溜有清邪热、理肠胃作用[2]。

温溜穴之气不弛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此穴具有温经发汗、疏风散寒之功,温而不热,通而不湍,主治头痛,面肿,咽喉疼痛,肠鸣,腹痛,肘臂酸痛[4]。

温溜有温热散通之力,治肘臂寒痛、寒厥头痛等一切寒湿濡滞之症[4]。

温溜有决滞通畅之力,治肠鸣哕噫[4]。

13 主治病症

温溜主治寒热头痛,头风,眩晕,面肿,面瘫,腮腺炎,口腔炎,唇干,流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腹胀,肠鸣,腹痛,鼻衄,肩臂酸痛,肩背酸痛,颈项强痛,狂言,狂走,癫疾,乳痈,疔疮,劳瘵,气喘等。

温溜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肠鸣腹痛[6]。

温溜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肠胃等疾患:如寒热头痛、面肿、面瘫、腮腺炎、口腔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肠鸣腹痛、腹泻及肩臂酸痛、癫疾、疔疮等[2]。

温溜主治头痛,面肿,项强,口舌咽喉肿痛,口眼?斜,肠鸣腹痛,肩臂酸痛,疔疮等[7]。

温溜主治头风,头痛,眩晕,面肿,唇干,流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腹胀,腹痛,肠鸣;劳瘵,气喘;狂言,狂走,癫疾;肩背酸痛,颈项强痛;乳痈,疔疮[8]。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舌炎,腮腺炎;

其它: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下腹壁肌肉痉挛,前臂疼痛。

温溜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2]。

直刺0.5~1寸[7][6][8],局部有酸胀感[8],向手部放散[8]。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手部放散。

14.2 灸法

可灸[2][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 配伍

温溜穴配期门治项强伤寒[2]。

温溜配劳官治口腔炎[2]。

温溜配合谷、少商洽咽喉肿痛[2][8]。

配足三里治肠鸣腹痛[2]。

温溜配内庭、合谷,治牙痛[8]。

温溜配足三里、上巨虚,有调理肠腑,行气止痛作用,治肠鸣,腹泻,腹痛[8]。

温溜配曲池,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温溜配仆参,有豁痰宁神作用,主治癫疾。

16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肠鸣而痛,温溜主之。

《千金翼方》:狂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

《针灸甲乙经》:伤寒,寒热头痛,哕衄,肩不举,温溜主之。疟,面赤肿,温溜主之。肠鸣而痛,温溜主之。口齿痛,温溜主之。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主之。狂仆,温溜主之。喉痹不能言,温溜与曲池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噫,膈中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涎沫,风逆四肢肿,吐舌,口舌痛,喉痹。

巨缺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辄筋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辄筋穴的定位 10 辄筋穴的取法 11 辄筋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辄筋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辄筋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辄筋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辄筋 1 拼音

zhé jīn

2 英文参考

Zhéjīn GB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éjī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辄筋 汉语拼音 Zhejin 罗马拼音 Chechin 美国英译名 Flank Tendons 各

号 中国 GB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3 富耶氏 VB23 德国 G23 英国 G23 美国 GB23

辄筋为经穴名(Zhéjīn GB23)[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光、胆募[2]。属足少阳胆经[1]。辄筋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1]。辄原指车两旁靠板,筋即筋肉,此穴当胸胁筋骨之间,故名辄筋[1]。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胸满,胁痛,气喘,腋肿,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等。

4 辄筋穴的别名

神光(《针灸大成》),胆募(《针灸大成》)。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著胁。

6 穴名解

辄原指车两旁靠板,筋即筋肉,此穴当胸胁筋骨之间,故名辄筋[1]。

辄,即车耳,可以凭倚,故引申为有倚恃而妄为之义。筋,筋肉。指穴在肋间状如两口之筋肉处。本穴主治四肢不收,喘息不卧,针后可使疾病若失,亦可使筋有所依附:又辄与辙通,以其穴在肋间若辙迹之故,故名之。此穴在胸胁部,当第4肋间之渊腋前1寸处。是处如车之两耳,穴依其筋肉处,故名辄筋。《庄子》中载有:“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因该穴主治四肢不收,喘息不卧,针后可使疾病若失,使人忘吾有四肢形体,亦可使筋脉有所依附,因名辄筋。[3]

《针灸大成》谓本穴为胆之募,故又名胆募[3]。

7 特异性

辄筋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1]。

8 所属部位

胁[4]

9 辄筋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辄筋穴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 *** ,第4肋间隙中[5]。

辄筋穴位于胸外侧区,第四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侧卧取穴[1]。

辄筋穴位于侧胸部,腋窝中点直下3寸,再向前1寸处,约平 *** [2]。

辄筋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辄筋穴在胁部的位置

辄筋穴在胁部的位置

辄筋穴在胁部的位置(肌肉)

辄筋穴在胁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辄筋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卧位,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处取穴。

辄筋穴位于胸外侧区,第四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侧卧取穴[1]。

仰卧或侧卧位,在渊腋前1寸,平 *** ,当第4肋间隙中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举臂,从渊腋穴(正坐举臂,从腋横纹水平沿腋中线直下4横指处即是渊腋穴)向前下量1横指处即是辄筋穴[7]。

11 辄筋穴穴位解剖

辄筋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部深筋膜、前锯肌、第四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前锯肌贴于胸廓的后外侧面,以肌齿起始上8至9肋骨的外面,在肩胛骨前外侧,止于该骨的内侧缘(脊柱缘)。前锯肌由胸长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腋动脉的第一段的后方入腋窝,沿前锯肌表面下降,最后分成小支,布于该肌各个肌齿。该神经与胸外侧动脉、静脉伴行。胸腔内相对应的器官为胸膜及肺。(参看渊腋穴)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1]。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长神经和胸外侧动脉分布[8]。

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五肋间动、静脉通过[2]。

12 辄筋穴的功效与作用

辄筋穴有疏肝和胃、平喘降逆的作用[1]。

辄筋穴具有降逆平喘,理气止痛的功效。

辄筋穴系胆与膀胱经之会穴,有宽胸理气之功。主治胸中暴满,不得卧,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呕宿汁,吞酸。[3]

13 辄筋穴主治病证

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胸满,胁痛,气喘,腋肿,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等。

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等[1]。

辄筋穴主治胸满、胁痛、气喘、呕吐、吞酸[8]。

辄筋穴主治呕吐,吞酸,胁痛;胸满,腋肿;气喘[6]。

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1]。

辄筋穴主治胸满,气喘、胁痛,呕吐,吞酸;以及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2]。

1.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支气管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

3.其它:呕吐。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1][2]。

斜刺或平刺0.5~0.8寸[8]。

沿肋骨间隙向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辄筋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8][2]。

14.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5 辄筋穴的配伍

辄筋配阳陵泉、支沟,有宽胸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胁疼痛。

辄筋配膻中、阳陵泉、支沟、外关,治胸胁疼痛[6]。

辄筋配肺俞、定喘、孔最,有降逆平喘的作用,主治喘息不得卧。

辄筋配肺俞、定喘、孔最、尺泽,治喘息不得卧[6]。

16 特效 ***

特效 *** :每天用食指指腹揉按辄筋穴1~3分钟,可有效治疗气喘、胸胁痛、呕吐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中暴满,不得眠,辄筋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中暴满,不得卧,喘息也。

《针灸大成》:主胸中暴满不得卧,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呕吐宿汁,吞酸。

角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巨阙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巨缺穴的定位 9 巨缺穴的取法 10 巨缺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巨缺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巨缺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巨缺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巨缺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下垂的治疗作用 16.2 增强食管蠕动、放宽管腔 16.3 对胆道的作用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巨缺 1 拼音

jù quē

2 概述

巨缺为经穴别名,即巨阙[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巨阙 汉语拼音 Juque 罗马拼音 Chuchueh 美国英译名 Great Temple 各

号 中国 CV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4 富耶氏 VC14 德国 KG14 英国 Cv14 美国 Co14

巨阙为经穴名(jùquē[2]CV14, RN14)[3][4]。出《脉经》。属任脉[3]。巨阙是心的募穴[3][2]。巨即巨大,阙即宫门,此穴为心之募穴,如心气出入的宫门,故名巨阙[3]。巨阙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和脾胃等疾患:如心绞痛,心烦惊悸,胸膜炎,支气管炎,健忘,胃痛,呃逆,噎膈,呕吐,食欲减退,胃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症,胸痛,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心烦,惊悸,咳嗽,上气,唾血,胃中冷,吞酸,腹胀暴痛,泄泻,痢疾,尸厥,癫狂,痫证,妄言,黄疸,霍乱,蛔虫心痛,狐疝,热病,心胸痛,胃脘痛,反胃,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吐逆不食,腹胀,蛔虫痛,胃痉挛,隔肌痉挛,癔病等。

3 巨阙穴的别名

巨关(《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巨缺(《针灸甲乙经》)

心募(《针灸穴名解》[5])。

4 出处

《脉经》: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

5 穴名解

巨即巨大,阙即宫门,此穴为心之募穴,如心气出入的宫门,故名巨阙[3]。

巨,大也;阙,帝之宫庭。阙为内庭中正之门,俗称中门,又称仪门。古者贵家,门必有阙,所以饰门第,别尊卑也。此穴在鸠尾下1寸,胸骨其形似剑,穴当其端,在胸骨剑突大凹陷之下方,内应腹膜,上应膈肌,为胸腹交关,分别清浊之格界,又为食管及动静脉上下通行之关隘,正当心之外围,为心之宫城,至尊之门,故喻名为巨阙。《针灸问对》:“心为一身之主,至贵不可犯……巨阙,心之宫城也。”[5]

6 特异性

安神宁心、宽胸止痛

7 所属部位

上腹[6]

8 巨缺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巨阙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2]。

巨阙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巨阙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备急千金要方》)[7]。

一说在脐上6.5寸(《针灸甲乙经》)。

巨阙穴在任脉的位置

巨阙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巨阙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巨阙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巨阙穴在上腹部的位置(骨骼)

9 巨缺穴的取法

在脐上6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巨阙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8]。

10 巨缺穴穴位解剖

巨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深层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9]。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7]。

11 巨缺穴的功效与作用

巨阙穴有理气安神,和胃利膈作用[3]。

巨阙穴为心之募穴,心为君主之官,本穴居心君至尊之位,为心经脉气聚集最盛之地,有安神宁心、宽胸止痛之功。主治发狂惊悸、恍惚不知人,及一切神不内守诸疾。[5]

12 巨缺穴主治病证

巨阙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和脾胃等疾患:如心绞痛,心烦惊悸,胸膜炎,支气管炎,健忘,胃痛,呃逆,噎膈,呕吐,食欲减退,胃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症,胸痛,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心烦,惊悸,咳嗽,上气,唾血,胃中冷,吞酸,腹胀暴痛,泄泻,痢疾,尸厥,癫狂,痫证,妄言,黄疸,霍乱,蛔虫心痛,狐疝,热病,心胸痛,胃脘痛,反胃,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吐逆不食,腹胀,蛔虫痛,胃痉挛,隔肌痉挛,癔病等。

巨阙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和脾胃等疾患:如胸闷短气、心绞痛、心烦惊悸、胸膜炎、支气管炎、癫狂病症、健忘、胃痛、呃逆、噎膈、呕吐、食欲减退、胃溃疡、急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症等[3]

巨阙穴主治胸痛、心痛,心悸、呕吐、癫狂痫[10]。

巨阙穴主治胸闷气短,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咳嗽,上气,唾血;呃逆,胃中冷,噎膈,吞酸,胃痛,呕吐,腹胀暴痛,泄泻,痢疾;尸厥,癫狂,痫证,妄言;黄疸,霍乱,蛔虫心痛,狐疝,热病[8]。

巨阙穴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吞酸,噎膈,呕吐,惊悸,健忘,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胆道蛔虫症等。[7]

胃痛,反胃,胸痛,吐逆不食,腹胀,惊悸,咳嗽,黄疸,蛔虫痛,尸厥,健忘,胃痉挛,隔肌痉挛,心绞痛,支气管炎,癔病,胸膜炎,癫痫。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3~0.8寸[7]。

向上斜刺0.5~1寸[10]。

直刺0.5~1寸[3][8],局部有酸胀感[8],可向上或向下扩散[8]。

《类经图翼》:刺六分……一曰刺三分。

注意:

肝左叶肿大及心脏扩大者,不宜深刺[3]。

不宜直向深刺或针尖向上斜刺,以防刺入胸、腹腔,损伤肝、胃、心脏[8]。

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肝脏[10]。

刺巨阙穴,患者须仰卧扬手,乃可下针,防止膈肌下沉,或有伤之也。伤膈肌,则呃格不休[5]。

13.2 灸法

可灸[3][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14 巨缺穴的配伍

巨阙穴配心俞、郄门、通里治心绞痛[3]。

巨阙穴配中脘、丰隆、通谷、后溪治癫狂[3]。

巨阙穴配足三里、内庭治反胃吞酸[3]。

巨阙配上脘,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腹胀,心腹满。

巨阙配灵道、曲泽、间使,有理气宽中,养血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怔忡。

巨阙配心俞,属俞募配伍法,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癫狂。

巨阙配膻中,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饮,痰喘。

巨阙配内关、心俞,治心痛、心悸[8]。

巨阙配关冲、支沟、公孙、阴陵泉,治霍乱[8]。

巨阙配风池、后溪、申脉,治癫痫[8]。

巨阙配合谷(补)、三阴交(泻),治子上逼心、气闷欲绝[8]。

巨阙配心俞,治烦心[8]。

巨阙配中脘、天突,治咳逆上气[8]。

15 文献摘要

《扁鹊心书》:风狂,先灸巨阙五十壮,又灸心俞五十壮。

《针灸甲乙经》:热病,胸中憺憺,腹满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满,瘛疭,心痛,气满不得息,巨阙主之。狂,妄言,怒,恶火,善骂詈,巨阙主之。息贲时唾血,巨阙主之。胸胁支满,瘛疭引脐腹痛,短气烦满,巨阙主之。狐疝,惊悸少气,巨阙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上气咳逆,胸满短气牵背痛,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巨阙、照海主瘛疭引脐腹短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烦满,热病,胸中痰饮,腹胀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贲时唾血,蛔虫心痛,蛊毒霍乱,发狂不识人,惊悸少气。

《针灸大成》:主上气咳逆,胸满短气,背痛,胸痛,痞塞,数种心痛,冷痛,蛔虫痛,蛊毒猫鬼,胸中痰饮,先心痛,先吐,霍乱不识人,惊悸,腹胀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伤寒烦心,喜呕发狂,少气腹痛,黄疸,急疸,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胀噫,烦热,膈中不利,五脏气相干,卒心痛,尸厥,妊娠子上冲心,昏闷。

16 巨缺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下垂的治疗作用

针刺巨阙对胃下垂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以2寸长针,从巨阙透左肓俞,针入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角,慢慢上提,第1次提针10 min,以后每次提3~5 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20例,治愈47例,显效12例,好转49例,无效12例。也有报道向脐左压痛点透刺40 min,结果显效31.48%。胃下垂治疗后有显著好转(P<0.001)。另外,针刺巨阙对胃的张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临床症状也有相应好转。

16.2 增强食管蠕动、放宽管腔

现代研究证实,分别针刺健康人巨阙、膻中、天突各穴或同时针刺以上各穴,用钡餐透视摄片观察,可使钡剂下移加快,食管蠕动增强,管腔放宽,痉挛解除[5]。

16.3 对胆道的作用

中枢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角孙穴的定位 9 角孙穴的取法 10 角孙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角孙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角孙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角孙穴的配伍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角孙 1 拼音

jiǎo sūn

2 英文参考

Jiáosūn TE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jiǎosū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角孙 汉语拼音 Jiaosun 罗马拼音 Chiaosun 美国英译名 Angled Crandson 各

号 中国 TE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TR20 富耶氏 德国 3E20 英国 T20 美国 TB20

角孙为经穴名[1](jiǎosūn[2]TE20)?。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1]。角孙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的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角即角隅,孙指孙络,此穴在颞颥部,相当于耳上角对应处,布有孙络,故名角孙[1]。角孙穴主要用于口齿、耳目疾患等: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颊肿,齿痛,项强,耳部肿痛,目赤肿痛,唇燥,唇吻强,头痛,耳部红肿,现代又多用角孙穴治疗腮腺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偏头痛,牙龈炎,眼疾目痛,头痛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

5 穴名解

角即角隅,孙指孙络,此穴在颞颥部,相当于耳上角对应处,布有孙络,故名角孙[1]。

角指耳角。孙,子之子曰孙,凡物之未成及未盛者,皆可称孙,竹之未生者为孙竹。谓穴当头角未成之处,且有角星之象,如春气在头、初生而未盛也。又世俗称鼻为“祖”,称耳为“孙”。《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春气在头,其音角……是知病之在筋也。”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角孙者少阳生发之气初生而未盛之象也。且与其能治筋脉抽搐、少阳风火上干诸病有关。穴在耳上角,细络旁通,故名角孙。《灵枢经·脉度》:“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3]

6 特异性

角孙穴为交会穴之一,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之会(《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作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三脉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之会。

7 所属部位

耳[4]

8 角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角孙穴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2]。

角孙穴位于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1]。

角孙穴位于头侧部,耳尖正上方发际处,折曲耳廓取穴[5]。

角孙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角孙穴在耳部的位置

角孙穴在耳部的位置

角孙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角孙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9 角孙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著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

角孙穴位于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1]。

正坐或侧伏位,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取穴[6]。

快速取穴:在头部,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角孙穴[7]。

10 角孙穴穴位解剖

角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有颞浅动、静脉的分支及耳颞神经的分支。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无深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由颞神经支支配的耳上肌(皮肌),继经颞筋膜入颞肌,直抵骨膜。颞肌属咀嚼肌,由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浅层及颞肌[1]。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耳颞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分布[8]。

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5]。

11 角孙穴的功效与作用

角孙穴具有清热消肿,散风止痛的功效。

角孙穴有清头明目、疏风活络作用[1]。

角孙穴有清热散风作用,系三焦、小肠和胆三经之会穴,主治耳鸣,目赤肿痛,龈肿,齿痛,痄腮[3]。

《针灸大成》谓耳郭中间,开口有空,治龈肿、目翳、齿龋、项强等症[3]。

12 角孙穴主治病证

角孙穴主要用于口齿、耳目疾患等: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颊肿,齿痛,项强,耳部肿痛,目赤肿痛,唇燥,唇吻强,头痛,耳部红肿,现代又多用角孙穴治疗腮腺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偏头痛,牙龈炎,眼疾目痛,头痛等。

角孙穴主要用于口齿、耳目疾患等: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等[1]。

角孙穴主治颊肿、目翳、齿痛、项强[8]。

角孙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龈肿痛,唇燥,唇吻强,颊肿;项强,头痛[6]。

角孙穴主治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颊肿,齿痛等[5]。

现代又多用角孙穴治疗腮腺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及偏头痛等[1]。

头面五官科疾病:腮腺炎,牙龈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眼疾目痛,头痛项强。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平刺0.3~0.5寸[6][8][5][1],局部有酸胀感[6],可扩散至耳周[6]。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81)[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或用灯草灸。

14 角孙穴的配伍

角孙穴配小海治牙龈痛[1]。

角孙穴配翳风、耳门、风池治耳痛[1]。

角孙穴配风池、太阳、肝俞、膈俞治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1]。

角孙配率谷、太阳,治偏头痛[6]。

角孙配曲池、合谷,治痄腮[6]。

角孙配攒竹、睛明,治目赤肿痛[6]。

角孙配听宫、翳风,有清热消肿的作用,主治耳部肿痛。

角孙配颊车、下关、合谷,有清泄阳明邪热的作用,主治牙痛。

角孙配太阳、头维、太冲,有疏经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15 特效 ***

用拇指指腹揉按角孙穴,每次1~3分钟,对白内障、目生翳膜、齿龈肿痛等疾病疗效明显[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齿牙不可嚼,龈肿,角孙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角孙主颈颔柱满。

《备急千金要方》:角孙、颊车,主牙齿不能嚼。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肤翳,齿龈肿。

《针灸大成》:主目生肤翳,齿龈肿,唇吻强,齿牙不能嚼物,龋齿,头项强。

《针灸大成》:龈痛,角孙、小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中枢穴的定位 8 中枢穴的取法 9 中枢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中枢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中枢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中枢穴的配伍 14 特效 *** 15 文献摘要 16 中枢穴研究进展 16.1 对食管壁的影响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枢 1 拼音

zhōng shū

2 英文参考

Zhōngshū GV7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sh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中枢 汉语拼音 Zhongshu 罗马拼音 Chungshu 美国英译名 Middle Pivot 各

号 中国 GV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富耶氏 德国 LG7 英国 Gv7 美国

中枢为经穴名(Zhōngshū GV7)[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属督脉[1]。中即中间,枢即枢纽,此穴在第十椎下,相当于脊柱中部之枢纽处,故名中枢[1]。中枢穴主要用于脊背、脾胃疾患等:如腰痛脊强,胃脘痛,食欲不振,呕吐,发热,黄疸,胃炎,肝炎,胆囊炎,视力减退,腹满,腰脊强痛,胃痛,不欲食,腹胀满,腰背疼痛,不能俯仰,发热恶寒,腰背痛,寒热,感冒,腰背神经痛,视神经衰弱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中枢在第十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5 穴名解

中即中间,枢即枢纽,此穴在第十椎下,相当于脊柱中部之枢纽处,故名中枢[1]。

中,指方位而言。枢,有枢要之义。本穴位在脊椎第10椎节下间,近于脊柱中部,为躯体转动之枢纽,故以为名。与脊中、悬枢名义略同,功用亦同。其或取脊中之“中”字及悬枢之“枢”字,而名之为中枢也。[2]

6 所属部位

胸椎[3]

7 中枢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枢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下凹陷中[4]。

中枢穴位于背部,第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5]。

中枢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伏卧取穴[1]。

中枢穴在督脉的位置

中枢穴在胸椎的位置

中枢穴在胸椎的位置

中枢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中枢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8 中枢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中枢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伏卧取穴[1]。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下摸3个胸椎棘突,于下方凹陷中取穴[6]。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下推3个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中枢穴[7]。

9 中枢穴穴位解剖

中枢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十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8]。

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肋间动脉后支[5]。

10 中枢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枢穴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止痛的功效。

中枢穴有强腰补肾、和胃止痛作用[1]。

中枢穴有健脾利湿、清热止痛之功[2]。

11 中枢穴主治病证

中枢穴主要用于脊背、脾胃疾患等:如腰痛脊强,胃脘痛,食欲不振,呕吐,发热,黄疸,胃炎,肝炎,胆囊炎,视力减退,腹满,腰脊强痛,胃痛,不欲食,腹胀满,腰背疼痛,不能俯仰,发热恶寒,腰背痛,寒热,感冒,腰背神经痛,视神经衰弱等。

中枢穴主要用于脊背、脾胃疾患等:如腰痛脊强;胃脘痛、食欲不振、呕吐;发热、黄疸、胃炎、肝炎、胆囊炎及视力减退等[1]。

中枢穴主治黄疽、呕吐、腹满、腰脊强痛[8]。

中枢穴主治胃痛,呕吐,不欲食,腹胀满;黄疸;腰背疼痛,不能俯仰;发热恶寒[6]。

中枢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满,黄疸,腰背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等[5]。

腰背疼痛,胃痛,呕吐,腹满,食欲不振,黄疸,寒热,感冒,腰背神经痛,视神经衰弱。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针尖斜向上斜刺0.5~1.0寸[1][5]。

向上微斜刺0.5~1寸[8]。

斜刺0.5~1寸[6],局部有酸胀感[6],深刺时有触电感向两下肢放散[6]。

注意:中枢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损伤脊髓[6]。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9]。

12.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13 中枢穴的配伍

中枢穴配脊中、悬枢、至阳、筋缩、足三里治消化系统疾患[1]。

中枢穴配脊中、命门治小儿腰以下软瘫[1]。

中枢配天突,有温阳行气,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背与心相控而痛,胸闷气急。

中枢配脊中、命门,治下肢瘫痪[6]。

中枢配中脘、足三里,有理气和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治腹满不欲食[6]、胸腹冷痛。

14 特效 ***

常按揉中枢穴,可治腰背疼痛、呕吐、腹胀、胃痛、食欲不振等脾胃疾病[7]。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备急千金要方》:眼暗,灸大椎下,数节第十当脊中,安灸二百壮,惟多为佳,至验。

《类经图翼》:一传云此穴能退热进饮食,可灸三壮,常用常效,未见佝偻。

16 中枢穴研究进展 16.1 对食管壁的影响

针刺中枢可使食管蠕动减弱,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6]。

文章标签: # 神经 # 主治 #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