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瑞士对波兰分析的态度_瑞士对波兰分析的态度怎么样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2.二战期间为什么瑞士是中立国?3.瑞士和德国是领土接壤的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有何不同呢?4.曾令欧洲各国胆寒,二战后惨遭瓜分,波兰有怎样的兴衰史?作者:EzioCorvus1815年,瑞士在维也纳会议上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这是得到欧洲列强承认的。瑞士的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因此把瑞士人看成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当时德国把瑞士人称为“在瑞

1.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2.二战期间为什么瑞士是中立国?

3.瑞士和德国是领土接壤的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有何不同呢?

4.曾令欧洲各国胆寒,二战后惨遭瓜分,波兰有怎样的兴衰史?

瑞士对波兰分析的态度_瑞士对波兰分析的态度怎么样

作者:EzioCorvus

1815年,瑞士在维也纳会议上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这是得到欧洲列强承认的。瑞士的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因此把瑞士人看成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当时德国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可以说德国一开始对瑞士还是挺有想法的。

二战爆发前,就在德国入侵波兰的前一天,瑞士重申了它将恪守中立的态度。而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野心膨胀的自然不会对瑞士所谓的中立太当回事,于是他下令制定了一个入侵瑞士的计划,由C集团军总司令勒布负责。勒布亲自勘察边境地形,研究抵抗最小的进攻路线,到了这年9月,一份代号为“圣诞树”的作战计划摆到的案前。根据这一计划,德国首先派步兵佯攻瑞士北部防线,吸引瑞军主力,然后出动装甲部队迂回包抄瑞军后路,将其一举歼灭。总的来说,“圣诞树计划”就是击败英法联军的“镰刀行动”的翻版。

但在权衡利弊后,这份计划却没有实施。原因很多,首先,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英国上,直到后来入侵苏联,就更没有机会去侵略瑞士了。其次,瑞士多山,地形条件非常不利于德军的装甲兵作战,无法充分发挥闪电战的优势。总的来说,纳粹德国太忙了,没啥精力去入侵瑞士,而且入侵瑞士太麻烦,收益却不大,吃力不讨好。还有一些原因,像瑞士的中立态度和全民皆兵的传统倒是显得比较次要了,在二战这种局势下,国际法则已经基本失效,一脸高冷地中立态度并不能防止入侵。至于瑞士全民皆兵,瑞士人比德国人还要尚武,在当时强大的德国面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国与国之间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不过听说二战时不管德国还是英国的战斗机,要是敢飞到瑞士,瑞士军队就敢直接打下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瑞士虽然号称中立,但在二战中,瑞士对德国的态度其实是非常暧昧的。在经济上,德国一直是瑞士最大的贸易伙伴。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了1.5亿瑞士法郎贷款。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瑞士还拒绝帮助受到迫害的犹太人,瑞士当局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战后,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总结一下,因为一开始的战争局势变化和瑞士本身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德国暂时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想法。而后来瑞士的迎合帮助德国的所谓的“中立”态度,又使得德国彻底断绝了入侵瑞士的想法,都一个鼻孔出气了,穿一条裤子了,还入侵它干嘛?

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不是的。瑞士和波兰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都属于欧洲。波兰共和国(英语:TheRepublicofPoland),简称波兰,首都华沙,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

二战期间为什么瑞士是中立国?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在欧洲肆虐横行,他先后攻占波兰,法国,瑞典,挪威,可是与德国接壤的小国瑞士却没有遭受到德国的进攻。弱小又无助的瑞士本是德国战车下的一只螳螂,但他是靠什么躲过了德国的碾压呢?

二战时期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国的态度,不参与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双方的战斗,可是在这个全球大乱的时期,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生生存下去,瑞士明面上对外宣称自己是中立国,可是私下里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往来。当时的瑞士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富裕国家,为了避免被德国侵略,在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对德国出钱出力出物资,暗地里帮助德国进行纳粹活动。二战期间与其说瑞士是个中立国,不如说他其实就是德国的附属国。因为对德国进行不少经济援助,所以当德国的闪电战席卷欧洲的时候,才唯独留下了瑞士。

当然金钱买不来友谊,若德国真的要进攻瑞士,那是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瑞士也是时刻做着抵御仅略的准备。虽然瑞士只有300万人口,可是瑞士全民皆兵上下一心,战争真的发动瑞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50万军队参战,这种全民护国的壮举让德国看到,瑞士不是一个软柿子,而是一个硬骨头。所以德国也没有对瑞士发动战争。

瑞士在二战期间能够很好的给予德国经济支持,并且又不容易被德国拿下,对于德国来说保留瑞士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瑞士避免了被战争的蹂躏。

瑞士和德国是领土接壤的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有何不同呢?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4]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5]。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6]。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7]。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8]。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9]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10]。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曾令欧洲各国胆寒,二战后惨遭瓜分,波兰有怎样的兴衰史?

瑞士和德国是周边国家,德国坐落于欧洲中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接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我国相临。瑞士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临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在政治选举层面,德国人仅仅单纯的竞选政治家,而瑞士人会到具体政治问题中进行立即网络投票。德国在许多高速公路上并没有速度限制,瑞士的速度限制总是在120千米/钟头或变慢。瑞士的重要官方用语不仅仅是德语,也有法文和意大利语。

大约有70%的瑞士人说德语。在口语交流中,瑞士人说的德语是一种非常特殊德语家乡话,非瑞士人很难理解。校园内和一些非常正式的交流中,书面交流应用规范德语。

瑞士人说的德语和标准德语应用的词汇大部分是相通的,但瑞士德语用了很多在德国不是很广为人知的法文和意大利语语汇。德国对欧盟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瑞士经济发达不是欧盟会员国。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主东汉的角色,但最后都被打败了,而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没有参加。德国是北约的一员,瑞士归属于中立国,不参加任何防御联盟。

德国人与瑞士人跟陌生人交谈时都很冰凉。相比下,德国人认为瑞士人座谈会更直接,更活跃一些。德国人们在交谈时更重视礼数,例如德语中的头衔或文明礼貌叫法等。德国政府部门由一个有力美国总统或国家总理和参政党领导干部,而瑞士政府部门由7位来自于各关键执政党的科长构成。遇到事时都是由这七位科长协商后处理。

瑞士是一个有着4种官方用语的国家,有23个州,基本上像美国的州一样,各个州中间拥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艺术和政治传统式,并有将近700年单独历史时间。与德国不一样,瑞士从没有过中央。在大多数州,大家在公共聚会上根据投票表决来确定全部关键难题。德国在一战之前都是王国。德国人各个部门次序显著,可以接受专权。但是瑞士的民主化接近极致。

从应用语言学上讲,瑞士人说的德语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式,其音标发音与德语普通话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它包括了别的三种瑞士官方用语的词汇。老外变成德国中国公民会比变成瑞士中国公民会得多。二战后,德国变成了接任全世界侨民和移民投资的目的地,而瑞士并没有给予相同的便捷标准。

瑞士如同把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加在一起后所形成的一个土地不大的国家。瑞士的风景很美可是生活无聊,物价水平又贵。

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冲突事件,二战时波兰惨遭的德意志入侵,民不聊生。同样是欧洲大国,德国的现代化军事让波兰望其项背。其实,回溯到千年前,波兰还是辉煌过一段时间,与欧洲列强之间结下恩怨情仇。

波兰古代实力强劲,和立陶宛联盟横扫欧洲各国

公元10世纪,位处东西欧中部平原的波兰建国,它易攻难守的独特地形,使得这个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安宁。在强大的罗马帝国强迫下,波兰不得不舍弃部分中欧领土,向西移动。迁移过程中,遇到更为弱小的罗斯帝国,强行侵占了对方的领土。

后来,波兰为了抵御蒙古铁骑,和立陶宛公国合并为一个联邦国家。蒙古铁骑退出欧洲后,波兰和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四强之一。

蒙古衰弱之后,波兰借机迅速崛起,周边国家无一例外,都和波兰打过仗。1410年,它与条顿骑士团展开会战,后者几乎被全灭,普鲁士几乎沦陷。这场战争是欧洲精英部队之间的一次冲突,波兰不仅是打败了条顿骑士团,还包括对方雇佣的瑞士、英国雇佣兵。各地驻军听到条顿骑士团被灭,基本都是不战而降,只有玛丽亚堡坚守,攻防战结束后堡主成为条顿骑士团团长,依旧向波兰臣服。

1598年,波兰人扶持傀儡到莫斯科继承王位。1605年,波兰打进莫斯科。1610年,波兰凭借不到4千骑兵击败3万瑞典与俄罗斯联军,然后占领莫斯科。1618年结束,沙俄被迫签署协议把部分领土划分给波兰。

强国波兰实力逐渐衰弱,领土多次被瓜分

再强大的国家也有衰落的一天。18世纪后期,实力衰弱的波兰被瓜分,大半领土被侵占,沙俄吞并的最多。直到一战,重生的波兰才再次站在世界舞台上。复出的波兰不满足于既有的土地,想夺回沙俄吞并的领土。

谈判不能解决两国的问题,于是波兰主动挑起战争,双方针锋相对,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1920年,波兰军队占领乌克兰等地区。苏联红军反击,将波兰军队赶出边境,并将战火蔓延到了波兰首都。最后在首都战役上,苏联失败,波兰虽然取得了军事意义上的胜利,但也受重创。这为苏德分割波兰埋下伏笔。

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凭借闪电战突然袭击波兰,迅速侵占部分领土。1940年。苏联以建立东方防线为理由,派遣60万红军进攻波兰东部。至于两个国家会同时进攻波兰,除了那些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还在于波兰曾经树敌太多,没有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波兰此时沉浸在美好的过去,不能正视现实情况,即使在苏德的夹缝中,也不和邻国英国和法国交好。随着德意志的崛起,波兰拒绝与苏联改善关系,在英、苏、法三国谈判之际又搅局,不让苏联军队通过它的领地,最后波兰孤立无援。

9月,苏德联合瓜分波兰,波兰再次灭亡。二战结束,德国割让部分领土补偿波兰,苏联没有归还波兰土地。苏联解体后,波兰得以脱身,加入北约和欧盟。

俄国多次参与到瓜分波兰的行动中,两国的恩怨情仇由来已久。

现代波兰经济复苏繁荣,得益于和平时代的降临

波兰当初能成为欧洲强国,是因为自身的制度优势,本身是军事强国,波兰骑兵能所向披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波兰周边强国太少,这才能横扫欧洲。后来随着其它国家的强大,自己却走下坡路,使自己被瓜分。后来等到苏联解体后,加入北约和欧盟才翻身。

现在的波兰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这里有三个通向世界的大口岸,还留存着许多12、13世纪的古城区和古建筑。这些古代遗迹诉说着波兰的光辉岁月,也诉说着艰难动荡的历史。

尤其是16世纪,波兰是欧洲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它繁荣的突出特点是:不是靠侵略掠夺,而是励精图治,勤劳建设,与它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才取得的成果。进入本世纪以来,波兰再无战火,尤其是在吸引外资方面成绩显著,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战争或许是获得资源最快捷的方法,但是为此会付出成千上万的性命,乃至上百万、上千万。和平时期,国家的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改善。通过和解的方式,文明的解决人与人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是最好的办法。

文章标签: # 瑞士 # 德国 # 波兰